东乡县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强化政策扶持、吸引企业投资、鼓励农户参与,注重延链补链、开展技术培训、加强市场对接,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着力打造特色农业名片,推动资源优势高效转化为产业发展胜势,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强基固链,组织优势夯实菌业“硬底盘”。县委、县政府统筹推动,将食用菌产业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专题研究部署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东乡县2025年特色种植奖补项目》等扶持政策,对全县每棚种植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的食用菌种植农户和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给予奖补,充分调动农户、合作社和企业的积极性。优化营商环境赋能企业发展,着力破解土地、资金、技术等瓶颈,高标准推进基地建设,在沿岭乡、达板、那勒寺、龙泉等乡镇一座座标准化食用菌种植基地拔地而起。截至目前,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已建成42座标准化大棚并完成装棚,450座大棚正在进行专业化菌棒入棚作业。
聚链协同,三方联动激活菌业“加速度”。强化资源整合,依托县域夏季冷凉、昼夜温差大的自然禀赋优势,融合本县农业基础、东部先进种植技术和广阔市场渠道,解码东西协作产业升级密码,实现“技术东引+本土转化”的强强联合。全面深化鲁甘科技协作交流,充分发挥东西协作平台作用,邀请山东省专家团队深入食用菌种植基地和加工企业调研,实地考察产业发展情况,精准把握科技需求,将山东先进的食用菌产业技术和经验引入东乡县,助力食用菌产业提升科技含量。加强“企业+合作社+农户”协同,招引东鹭菌业(甘肃)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以其资本、技术、市场优势为牵引,带动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和农户融入产业链。
富农兴业,菌棒撑起乡村振兴“大格局”。探索“入棚就业+分红增收”等政策奖补方式让群众获益,激发周边群众参与热情,实实在在充盈了群众的“钱袋子”,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带动群众增收、提升农业生产效益的“新引擎”,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规模化、标准化种植让收益显著增加,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向特色化、高端化转型,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技术赋能增收增技,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组织农技人员下沉一线,强化菌棒管理、环境控制等关键环节技术培训,提升农户现代化种植技能,确保产业高质高效发展。县人社局、县妇联等部门组织农村妇女举办黑木耳种植技术培训班,吸纳350多名妇女就业。进一步激发了妇女内生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