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启动应战体系。本轮兰州市疫情发生后,县上迅速召开全县疫情防控调度会、指挥部各专责组工作会、县委常委会等不同层面会议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激活应急体系,及时充实完善县、乡、村三级防控机构和工作方案、信息报送等制度,进一步强化“一办十五组两专班”工作力量,迅速构筑了三级联动的动态管控体系。县级层面,严格落实各专责组工作责任和县级干部包抓隔离点、核酸采样点、住宅小区等制度,督促各职能部门和乡镇切实履行防控工作职责。由县公安、交通、卫健等部门联合在达板桥头、达三路口、何家湾大桥等州界重要路口设置交通检测站,对过往车辆进行逐一筛查登记;在宾馆、超市、餐饮门店、图书馆等公共场所,通过扫场所码、查验健康码、体温检测等方式,对重点区域来东返东人员进行排查。乡镇层面,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和“双包一访”责任制,全覆盖开展外来人员摸排登记、红黄码人员隔离管控、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等工作,对重点集镇全方位监督管控,设立城镇小区疫情防控值守工作组,对小区进行严格管理。村社层面,进一步落细落小人员摸排、居家健康管控、群众生活需求保障、疫情防控政策宣传等工作,建立监督举报机制,动态掌握各村(社区)情况,形成立体、高效、联动的防控工作体系。
二是全面开展摸排,有效防范疫情风险。我们按照任振鹤省长和郭鹤立书记在省州疫情防控调度会上的讲话精神,及时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全面启动各类人群行程码查验、核酸检测等工作。在乡镇层面,由乡镇牵头,乡村干部、驻村包社干部入户对所有农户、易地搬迁点群众开展健康码、行程码查验,对2月26日以来有在外旅居史人员且无近期核酸检测证明的全部就地开展核酸检测,分类落实管控措施,同步推进外来人员摸排、在外人员滞留情况登记等工作。在单位层面,由单位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对本单位所有干部职工2月26日以来外出情况全面核查,通过查验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情况,详细掌握行程轨迹,全部开展核酸检测。在行业系统层面,对卫健、疾控、各医疗机构、药店工作人员等重点人员按要求每2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隔离点、采样点、交通卡点等一线防疫人员每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切实把风险隐患降到最低;同时,对金融机构、邮政快递、窗口单位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等重点部位开展核酸检测,消毒消杀,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在项目工地层面,由项目主管单位牵头,全面摸排务工人员底数,组织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并靠实行业部门责任,严格登记报备,坚决做到无核酸检测证明不上工。自3月1日以来,全县已累计完成核酸检测采样10877份,已出结果9418份,均为阴性,待检1459份。
三是强化督查检查,不折不扣落实措施。通过纪委监委、组织部随机督查、实地督导组跟进督查、县指挥部及业务部门巡回指导等方式,倒逼防控责任落实。纪检监察和组织部门对各乡镇、各部门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重点对中央、省州及县上安排部署落实情况及工作作风进行督查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通报,跟进督促问题整改,倒逼各项防控任务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县疫情防控实地督导组围绕应急体系激活运转、核酸检测能力建设、防控力量储备、集中隔离点运行、重点场所管控、院感防控等方面,对各乡镇、相关部门及交通检查站等重点部位环节工作进行真督实导,不断推动工作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各行业监管部门坚持关口前移,在本领域、本行业开展检查,及时掌握疫情防控、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工作动态,确保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全覆盖、无死角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