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要求,一是扎实推进户情台账动态运转。各乡镇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要高度重视户情台账运转工作,严格按照户情台账每月25日动态运转的要求,组织驻村包社联户干部进村入户,全面摸排农户“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拓展及产业就业变化情况,做到“调查一户、登记一户、不漏一人、不漏一项”;二是持续做好稳岗就业工作。各乡镇要高度重视稳岗就业工作,持续开展务工需求摸排,加强动态管理,真实准确、实事求是地采录务工情况,及时将摸排的数据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各项目单位要提前谋划,对各自实施项目的开工时间、用工人数精准摸排,积极与项目实工地点的乡镇和邻近乡镇对接沟通,就地吸纳未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三是认真做好扶贫资产管理工作。各部门要对扶贫资产管理工作引起高度重视,摸清扶贫项目形成的资产底数,分类分部门建立管理台账,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加强经营监管,确保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公益性资产高效运转;四是管好用好光伏扶贫收益资金。各乡镇要严格按照“5221”使用比例,及时使用,发挥资金效益,规范建立光伏扶贫资金财务台账、村集体提留资金使用台账、劳务费用拨付台账、奖补台账以及公益性岗位档案台账,光伏扶贫设立的公益性岗位要严格执行聘用条件要求,明确岗位任务,按时记录考勤情况,及时足额发放工资,坚决避免一发了之。县扶贫办要加大核查力度,对所有乡镇全覆盖进行核查,将核查结果列出问题清单,列入调度通报事项,进行“一周一调度”;五是持续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各乡镇要加大工作力度,继续组织人员逐村、逐社、逐户对各类废弃棚圈、残垣断壁等进行“过筛子”排查,采取“建立台帐,附清理前、中、后照片,对账销号”的模式,整合人力、物力、财力,全面开展整治工作,逐条逐项推进落实,并及时查漏补缺,健全完善长效机制,严防出现反弹现象,推进城乡环境治理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