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要求,一是思想认识上要到位。元旦、春节即将来临,人员流动性加大、聚集性活动增多,是防范聚集性疫情的重点时段。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严格落实中央、省州防控要求,持续强化“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切实做到依法防控、科学防控、联防联控。二是防控措施要到位。人员密集场所防控方面,充分发挥市监、商务、工信、教育、文旅、卫健、疾控等部门监管职能,做好商场、超市、集贸市场等场所清洁消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设置“一米线”,督促服务人员、顾客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落实体温检测、“健康通行码”查验等措施;严格餐饮企业管理,推荐使用自助点餐、一次性餐具、公筷公勺,督促服务人员每日进行体温监测,上岗期间必须保持清洁卫生;宾馆、酒店对入住旅客逐一如实登记,对所有住宿人员和来访人员进行测温查码,及时报告重点地区来东返东人员;加强公共区域设施管理,严格执行“一客一换一消毒”制度,及时通风消毒,做好防范;元旦、春节期间各类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展览展销等活动必须报行业主管部门审批,并严格控制现场观众人数,不折不扣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各学校坚持每日对教室、食堂、宿舍等重点场所进行通风、保洁及消毒,持续加大疫情防控宣传力度,引导师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冷链食品管理方面,坚持“人物同防”的原则,对批发市场严格按规定频率进行抽检,对进入县内的冷链食品,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实施全过程监督,做到有源可查、有迹可循。重点人员管控方面,春节前后是务工返乡、高校学生放学、外地人员探亲的高峰期,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广大群众就地就近过节,另一方面要严格落实网格化管控措施,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凡是从中、高风险地区返回的,要分类落实管控措施,有效降低疫情输入传播风险。医疗机构防控方面,继续发挥医疗卫生机构哨点作用,切实加强预检分诊制和首诊负责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健康监测和定期核酸检测。严格落实陪护和探视管理制度,对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第一时间查验“健康码”并全部进行核酸检测,落实好防范措施,严防交叉感染。三是物资保障要到位。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和卫健、工信等部门进一步强化统筹,按照防控物资储备目录,定期对救治药品、检测试剂、防护用品、消毒用品、医药设备、口罩等物资进行统计、预估、采购,确保有效应对突发情况;各级各部门结合本单位实际,做好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工作,做到战时必须、平时可用、有备无患。四是值班值守要到位。始终保持战时状态,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切实加强“两节”期间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遇有突发疫情第一时间启动预案,落实各项应对处置措施,同步推进、无缝衔接,坚决把疫情消灭在萌芽状态,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县委副书记、县长、县疫情指挥部总指挥马子仁,县委常委、副县长、县疫情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马德智,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县疫情指挥部副总指挥马国龙,副县长、县疫情指挥部副总指挥常雪菊,各乡镇党委书记或乡镇长,县直及驻东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县卫健局、疾控中心、县医院班子成员参加会议。